優質的服務流程
·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
- 需求溝通傾聽客戶需求,了解用戶使用環境和現場工況
- 方案設計根據現場實際工況,針對性出具解決方案
- 合同簽訂技術和商務規范確認,簽訂合作協議
- 產品制作選擇最優質的元器件,嚴格按照技術協議
- 調試安裝現場規范安裝,靜態動態調試,分析儀運行
- 售后服務后續維護,持續跟進,終身維修
山東濟南市槐蔭區太平河南路1567號均和云谷濟南匯智港6號樓
“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具有極大市場空間的六個細分領域,分別為土壤修復、環評、海綿城市、環境監測、餐廚垃圾處理和黑臭水體治理。
然而,在高達十萬億的環保市場中,其他一些環保細分領域也同樣存在較大的掘金機會。
● ● ●
智慧環保
智慧環保是互聯網技術與環境信息化相結合的概念,即借助物聯網技術,把感應器和裝備嵌入到各種環境監控對象中,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環保領域物聯網整合起來,可以實現人類社會與環境業務系統的整合,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的智慧。
從環保部門來看,智慧環保在環評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控、環境應急管理、排污收費管理、等多個方面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從排污企業來看,智慧環保可以對企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等數量指標準確掌握,從而避免因超標排放或不合格排放所面臨的環保部門的懲罰。
通過智慧環保,可以將環境監測實現智能化、系統化、移動化,從而使相關企業從單純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銷售,轉型成為整體環境監測治理解決方案提供商。這些企業利用智慧環保模式,將區域環境問題一體化承包,通過布局全系列監測而從根本解決了地方政府痛點。
有分析表示,整體環境監測治理解決方案提供商相比于單品類和純治理公司更能夠享受超越行業平均增速的發展,從巨大的市場中獲得更多的紅利。
2015年4月,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目前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已達290個。智慧環保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訂單規模可想而知。
● ● ●
危廢處理
危險廢物種類繁多、性質復雜,其污染危害呈現出的長期性和隱藏性等特點,極易形成較大的環境污染隱患。危險廢物的特性決定了其管理和處置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我國危廢處理行業自2001年左右起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行業進入快速增長階段,但是由于危廢處理技術相對較復雜,且投入資金規模較大,而且進入行業的企業需要較為嚴格的資格認證,使得當前行業市場并未打開。
另外,目前我國危廢處理廠商多數規模較小,不能有效進行危廢處理,同時也稀釋了規模較大的廠家的處理數量,加之實際的危廢回收率不高,導致整體市場開工率較低。
但是,作為固廢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危廢處理市場前景仍然被廣泛看好。有分析稱,由于我國污染大省的危廢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很多危廢需要運輸到外地處理,危廢處理領域很有可能會演化成巨頭企業占據絕對份額市場的局面。
據相關專業機構預計,2020年,我國危廢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左右。目前,環保行業的知名企業也紛紛進軍這片藍海,我國危廢處理市場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 ● ●
火電脫硫脫銷
近年來,我國大氣環境質量不容樂觀,隨著霧霾等惡劣天氣長時間、大面積的不斷出現,空氣污染治理已經幾乎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我國大氣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數據顯示,火電和鋼鐵行業的二氧化硫排放在工業源中占比55.4%;火電行業的氮氧化物排放在工業源中占比65.4%;火電、水泥和鋼鐵行業的煙塵排放在工業源中占比為29.7%。
我國火電脫硫市場最早源于1998年前后,在經歷了大約10年的發展后,進入成熟階段。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7.6億千瓦,占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83.0%,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92.1%。
目前,我國火電廠的煙氣脫硫、脫硝、除塵基本發展成熟,有分析表示,未來火電脫硫脫銷市場增量將主要來自于環保標準的提高,以及運營環節的特許經營,增量市場將來自于小鍋爐、鋼鐵、水泥的煙氣治理。
另有分析機構認為,我國霧霾的治理迫在眉睫,未來大氣污染治理執法將更加嚴格,脫硫脫硝行業有望顯著受益,市場將會迎來實質性增長。
● ● ●
工業污水處理
工業廢水中所含污染物成分復雜,相對城市污水處理難度大,工業廢水的處理通常要綜合一種或幾種工藝同時配合才能達到較好效果,同時行業技術壁壘較高等因素,使得我國工業污水處理行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比例較高,預計未來排量增長會相對緩慢,處理比例提高空間不大;而我國化工污水處理比例讓然偏低,未來處理比例具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廢水排放總量為695.4億噸,其中工業廢水209.8億噸,占比30%。化工行業廢水排放量為93億噸,處理量為41億噸,處理比例僅為44%,處理能力亟需提高。
有專家分析表示,我國工業廢水產出量大、覆蓋面廣、種類繁多,處理難度大、成本高,單是化工廢水處理市場,未來每年將達到約兩千億,是城市污水的近3倍。
隨著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格、監管力度越來越大,工業廢水治理方面會有更多問題需要解決和完善,由此也會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