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的服務流程
·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
- 需求溝通傾聽客戶需求,了解用戶使用環境和現場工況
- 方案設計根據現場實際工況,針對性出具解決方案
- 合同簽訂技術和商務規范確認,簽訂合作協議
- 產品制作選擇最優質的元器件,嚴格按照技術協議
- 調試安裝現場規范安裝,靜態動態調試,分析儀運行
- 售后服務后續維護,持續跟進,終身維修
山東濟南市槐蔭區太平河南路1567號均和云谷濟南匯智港6號樓
摘要:揮發性有機物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有機污染物,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和毒性,對大氣環境具有較大的影響。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組成復雜,二次產物多,是空氣中形成光化學煙霧的重要物質。大多數揮發性有機物來自機動車輛、溶劑揮發以及工業排放。本文主要闡述了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來源及危害,介紹了常用的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法以及相應的治理技術,同時指出了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及污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簡稱VOCs)是指在常溫下,沸點在50~260℃的各種有機化合物的總稱。揮發性有機物包含了各類有機物,主要成分有非甲烷碳氫化合物、鹵代烴類、含氧有機化合物、含氮有機化合物等[1]。這些物質對人體有著巨大的危害,會造成致癌、致突變、致畸等。隨著我國工業化發展加快,空氣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研究表明,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有600 多種,對大氣環境有著嚴重的影響。此外,VOCs也是造成PM2.5和O3產生的直接因素之一,成為國內外生態環境領域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之一。
近年來,隨著我國環保力度的不斷增加,揮發性有機物解析研究發展迅速,人們對不同城市和地區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區域VOCs種類和組成存在一定差異,但是烷烴、芳香烴、鹵代烴、烯烴、炔烴等在各地普遍存在。到2020 年,中國大氣揮發性有機物主要來源為溶劑,工業源比重上升到24%,機動車尾氣、燃料燃燒將會下降至11% 和16%。
1 揮發性有機物的來源及危害
揮發性有機物的熔點低于室溫, 沸點在50~260℃。其來源主要有人為源和天然源,就全球總量而言,天然源排放量要大于人為源。天然源包括植物排放、火山噴發、森林草原火災等,排放量最多的是異戊二烯和單萜烯。人為源可分為固定源、流動源和無組織排放源三類,固定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燒,溶劑釋放、廢棄物燃燒、石油儲存、鋼鐵工業、金屬冶煉,還有機動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排放;無組織源排放包括生物質燃燒、汽油以及油漆等揮發。其中,交通運輸是全球最大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源,第二是溶劑的使用。
揮發性有機物在大氣中含量復雜,在已經確認的600多種物質中,有20多種為致癌物或致突變物。很多的揮發性有機物能夠損壞人體的神經系統、腎臟、肝臟、血液成分和心血管系統,還能夠引起胃腸道紊亂,誘發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及造血系統疾病,造成代謝缺陷。當若干種揮發性有機物共存于一個空間內時,其聯合毒性作用更強。揮發性有機物最為普遍的危害主要是對眼睛、鼻子以及咽喉的刺激,能夠引起眼睛刺痛、眨眼頻繁、流淚,鼻炎干燥、刺痛、鼻塞等癥狀。
2 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技術
2.1 氣相色譜法(GC)
氣相色譜法是現代分析技術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之一,它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分析速度快及應用范圍廣等特點,尤其對異構體和多組分的混合物能夠很好地進行定性和定量檢測。在針對揮發性有機物進行檢測時,氣相色譜通常與氫火焰離子檢測器(FID)、電子捕獲檢測器(ECD)、質譜檢測器(MS)和光離子化檢測器(PID)等進行聯用。針對不同的揮發性有機物,人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聯用檢測器,增加氣相色譜的功能和監測范圍。例如,氫火焰離子檢測器對烴類有機物具有較高的檢測靈敏度,而電子捕獲檢測器對鹵代烴和烷基硝酸鹽更靈敏。自從1957年研究人員首次實現了氣相色譜與質譜聯用進行化學分析監測以來,氣相色譜技術不斷發展,日臻完善。同時,人們不斷將新技術引入氣相色譜技術中。氣相色譜和質譜聯用結合了混合成分的高效分離能力和純化物的準確鑒定能力,提高了對復雜的揮發性有機物樣品的檢測能力,避免了氣相色譜定性的局限性。
2.2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高效液相色譜是色譜技術中一項重要技術,和氣相色譜不同的是,它以液體為流動相,利用高壓輸液系統,把樣品中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者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等流動相裝入色譜柱中,在柱中進行樣品分離,隨后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樣品的分離和檢測。高效液相色譜法靈敏度高而且選擇性好,對于空氣中的醛酮類化合物以及類似的揮發性有機物有著更好的檢測效果。
2.3 在線監測大氣VOCs方法
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活性較高,而且在采集和分析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干擾因素,因此影響了揮發性有機物的分析和檢測,導致分析誤差。在線分析技術避免了樣品采集過程中的一些干擾因素,使檢測結果更為準確。其中,質子轉移反應質譜是一種應用較多的技術,主要用于檢測痕量揮發有機物的分析,檢測速度快、靈敏度高、分析所需時間短,而且在線采樣無需濃縮,保證結果更為準確。
質子轉移反應質譜主要由離子源、漂流管和離子檢測系統組成。樣品檢測前首先對揮發性有機物樣品進行離子化,即使用H3O+ 與揮發性有機物樣品反應,將其分子轉換成離子形態,然后產生的離子進入漂流管末端的治理檢測器進行檢測。國外一些研究者利用質子轉移反應質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研究者采用質子轉移反應質譜檢測伊比利亞半島的大氣VOCs 濃度,其中城市地區的樣品采用四級質譜檢測器,鄉村地區的采用飛行時間質譜檢測器進行檢測;還有研究者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近郊對VOCs 進行檢測,研究其日、周和季節的變化規律,檢測到的揮發性有機物包括甲醛、乙醛、甲醇和異戊二烯等。還有學者利用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對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石油泄漏地區上空的大氣環境進行監測,同時與氣相色譜聯用,識別原油樣品中出現的主要質量信號,均取得了良好的檢測效果。
3 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技術
大氣中存在的揮發性有機物成分復雜,其廢氣治理特點主要表現為處理對象多,不同行業產生的廢氣差距較大,治理技術差別較大,不同行業會呈現出各自的特點。例如,化工行業領域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氣體成分較為簡單,排放物質性質較為明確,總體治理難度較小。制藥領域相比化工行業治理難度較大,主要是由于制藥行業的廢氣排放呈現間歇性、排放濃度變化較大。不管是化工行業還其他領域,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廢氣種類大約有千種,其中有200 多種對人體有較大的影響。通常,揮發性有機廢氣常常混雜在一起,增加了治理難度。
3.1 熱破壞法
熱破壞法是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技術,主要有催化燃燒和直接燃燒。該方法主要利用催化燃燒、直接燃燒的熱裂解和熱分解、氧化技術來破壞揮發性有機物,可以對其產生分解、聚合以及自由基反應,最終降低有機物濃度,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熱破壞法對于低濃度的揮發性有機廢氣處理效果較好,直燃燒處理效率較高,一般情況下可達到99%。催化燃燒需要在催化床的作用下來完成揮發性有機廢氣的處理,催化劑主要是金屬及金屬鹽,但其處理成本較高。近年來,隨著研發力度的不斷加大,催化劑研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使得催化技術應用較為成熟穩定。
3.2 電暈法
電暈是帶電體表面在氣體或者液體介質中發生局部放電的一種現象,能夠產生臭氧及氧化氮等物質,而這些物質可以對有機物產生氧化反應。電暈法治理揮發性有機廢氣,是利用前沿陡峭、脈沖窄的高壓脈電暈的電,在常溫常壓下產生非平衡等離子體,進而產生大量的高能電子和活性粒子,而這些物質能夠氧化分解揮發性有機物及其中的有害成分,從而實現揮發性有機廢氣的無害化。
3.3 光分解法
光分解法是利用光的直接照射或者催化劑的作用,使得揮發性有機廢氣得到分解。光分解法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的原理是,在光波照射下,光催化劑產生羥基自由基(-OH),羥基自由基具有強氧化性,能夠氧化分解揮發性有機廢氣,進而生成H2O、CO2 和無機物。由于氣相中具有較高的分子擴散、較高的質量傳輸速率以及簡單的鏈反應,光分解技術處理有機物效率高、分解徹底,是治理揮發性有機物較為理想的技術。
3.4 超聲波解吸法
超聲波波解吸法是利用超聲波產生的熱能來治理揮發性有機物,超聲波產生的熱能能夠增加吸附劑的解吸能力,實現去除污染物的解吸效果。在治理揮發性有機物實踐研究中,超聲波解吸技術對聚合樹脂和活性炭等污染物有著良好的效果。超聲波治理技術還具有解吸速度快、所需活化能低等優點,而且催化再生揮發性有機物中高沸點化合物容易引起吸附材料孔堵塞,進而影響其使用壽命。而傳統的吸附法對高沸點揮發性有機物作用不明顯,因此研究者在傳統解吸法的基礎上改進了技術,提出了吸附+ 焚燒組合的氧化再生吸附法,取得了更佳的處理效果。
3.5 低溫等離子體- 光催化技術
低溫等離子體- 光催化技術是一項新興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在大氣環境污染治理領域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實踐表明,在治理含有氮、硫及揮發性有物的廢氣時,低溫等離子體- 光催化技術有著良好的處理效果。低溫等離子體與光催化技術的結合,不僅優化了低溫等離子體技術,還能有效解決光催化技術應用中的難題。二者的有機結合,不僅能抑制揮發性有機物處理過程中的副產物,還能有效降低能耗,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低溫等離子體-光催化技術具有凈化穩定、操作簡單以及工藝穩定性強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投資較大、等離子表面模塊易污染等缺陷,進而降低使用壽命和廢氣處理效率。
4 結語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也日益劇增,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相關治理工作刻不容緩。當前,我國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一些重點企業和重要排放源的排放數據。首先應加強揮發性有機物廢氣的監測技術更新,針對各行各業不斷完善標準規范,同時根據國內外先進的研究成果,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和方案,引導企業研發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技術,不斷改進創新,減少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保證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