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的服務流程
·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
需求溝通傾聽客戶需求,了解用戶使用環境和現場工況
方案設計根據現場實際工況,針對性出具解決方案
合同簽訂技術和商務規范確認,簽訂合作協議
產品制作選擇最優質的元器件,嚴格按照技術協議
調試安裝現場規范安裝,靜態動態調試,分析儀運行
售后服務后續維護,持續跟進,終身維修
山東濟南市槐蔭區太平河南路1567號均和云谷濟南匯智港6號樓
針對“我國現行工業行業污水排放標準限值遠高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限值,企業達標排放的‘合格水’一進入環境就是劣五類水”的說法,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今天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已確立了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即違法的原則,但不能由此反推出只要達到排放標準就合法的結論,達標排放是環保“底線”而非“上限”。
該負責人說,除了污染物排放標準外,我國還有環境質量標準。環境質量標準是具體、明確的環保目標,在環境質量標準引領下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結合環保總體形勢和行業經濟、技術條件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基本要求,是為實現環境質量標準而對各行業規定的基本環境準入條件。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是兩類不同的標準,環境質量標準是從人體健康和生態健康要求“倒推”出來的“目標值”,污染物排放標準是從行業技術經濟能力“順推”出來的 “起步值”。
“排放標準并不是越嚴越好,必須考慮產業政策允許、技術上可達、經濟上可行,體現的是在特定環境形勢下各排污單位均應達到的基本排放控制水平。”該負責人說,嚴格的標準是必要的,但過于嚴苛,超過當前經濟、技術可行性的標準可能逼大家造假。
據悉,我國《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確立了排放“超標即違法”的原則,“但不能反過來推論出只要達到排放標準就合法。符合排放標準是合法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該負責人說,達標排放的規定僅是最基本的排放控制要求,是“底線”而非“上限”。事實上,由于不同排放源位置不同,周邊排放源數量、環境敏感區分布、自然背景條件不同,對企業排放要求等不一樣。只有既符合排放標準,又符合污染物總量控制及環境敏感點防護要求,最終滿足所在地區改善環境質量需求的排放源才是合法的。
針對當前我國較為突出的“選擇性執行標準”“標準執行力度有限”等問題,該負責人建議修改《環保法》,明確規定國家建立排污許可制度、禁止無許可或違反許可排污;加大超標排放、超許可排放的整體處罰力度,在違反排污許可條件中“防止嚴重污染環境”規定的,按《刑法》第338條追究刑事責任;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在推進國控重點企業自行監測和監督性監測信息公開基礎上,全面推進環評、排污許可管理的公眾參與和信息公開,依靠社會力量強化排放監督;研究出臺鼓勵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和污染治理技術開發、應用、推廣的經濟激勵政策等。
環保部:企業污染達標排放是環保“底線”而非“上線”
hz